皖垦

​泛麦5号

发布日期:2019-02-13 浏览次数:8386

泛麦5号

泛麦5号幼苗绿色、匍匐,分蘖力强,叶片无茸毛,叶耳绿色;株型紧凑,株高80cm左右,旗叶上举挺直、长宽适中;穗仿锤形,成穗率高(630×10×E4/公顷),小穗着生密度适中,穗粒数38粒左右,千粒重47g左右,容重高。籽粒长圆形、白色,半硬质,无黑胚,商品性好。 泛麦5号为半冬性品种,具有自身调节能力强、适播期长,株型合理、高抗倒伏,产量三要素协调、品质优良,综合抗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在黄淮地区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品种来源:冀5418京泛309//周麦13


品种特征特性

1. 农艺性状 泛麦5号幼苗绿色、匍匐,分蘖力强,叶片无茸毛,叶耳绿色;株型紧凑,株高80cm左右,旗叶上举挺直、长宽适中;穗仿锤形,成穗率高(630×10×E4/公顷),小穗着生密度适中,穗粒数38粒左右,千粒重47g左右,容重高。籽粒长圆形、白色,半硬质,无黑胚,商品性好。

2. 品质检验 据2004年黄淮南片区试主持单位送样,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试,容重805g/L,粗蛋白(干基)12.92%,湿面筋25.6%,降落值334s,沉降值25.6ml,吸水率54.4%,形成时间4.2min,稳定时间5.6min。最大抗延阻力307E.U.,拉伸面积48平方厘米。

据2005年黄淮南片区试主持单位送样,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试,容重796g/L,粗蛋白(干基)14.35%,湿面筋27.0%,降落值400s,沉降值28.6ml,吸水率52.9%,形成时间4.8min,稳定时间7.6min。最大抗延阻力314E.U.,拉伸面积55平方厘米。达到国家强筋二级小麦品质标准。

3. 抗性鉴定 据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对2003~2004年度国家冬小麦区域试验品种进行鉴定结果:泛麦5号中抗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叶锈病和赤霉病;2004~2005年度再次鉴定表明,泛麦5号高抗条锈病,中抗纹枯病和秆锈病,中感白粉病、赤霉病和叶锈病。

另外,泛麦5号还表现耐盐性中等,抗旱、耐寒性高,高抗倒伏。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9.8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6.4%;

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19.6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5.0%。

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0.5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6.4%。

2008年农业部在黄泛区农场实地实打验收10020亩,平均亩产634.4公斤,2009年40640亩平均亩产625.43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适播期10月10-25日,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6万苗,中后期注意防治条锈病、叶锈病、叶枯病和赤霉病。


推广应用 : 泛麦5号为半冬性品种,具有自身调节能力强、适播期长,株型合理、高抗倒伏,产量三要素协调、品质优良,综合抗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在黄淮地区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该品种适合在河南、安徽、江苏、山东,陕西等省中高产区早中茬种植。在黄淮地区适播期为10月上中旬。每公顷基本苗:高水肥地 150×10×E4~180×10×E4;中低产区225×10×E4左右。增施有机肥,N、P、K、肥配合,一般每公顷底施尿素225kg、过磷酸钙750kg、氯化钾225kg、铁锰锌肥37.5kg;拔节初亩追施尿素187.5kg。搞好"一喷三防"工作。分别于3月底和4月底,每公顷用20%三唑酮1500ml+40%氧化乐果750ml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中高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19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