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垦

做强皖垦生物工程研究院 加快新品种选育进程

发布日期:2021-01-30 浏览次数:2562


加快新品种选育进程  https://szb.ahnews.com.cn/ncb/pad/con/202011/20/c190494.html

https://szb.ahnews.com.cn/ncb/pad/layout/202011/20/node_1.html

2020年11月20日

以往,皖垦种业长期存在科研资源分散,科研力量相对薄弱,品种选育进程缓慢,缺乏核心品种,市场竞争力不强等瓶颈,难以满足公司品种的生产推广,不能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为进一步提升公司科研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加快新品种选育进程,探索商业化育种路径,2019年公司体制改革加速整合了安徽农垦系统种业科发资源,将做强皖垦生物工程研究院作为一项重要的改革内容列入议程,全力推进。

优化自主科研团队

按照改革方案要求,皖垦种业成立了皖垦生物工程研究院,将各分公司农科所科研资源和龙亢农场现代农业科技公司部分科研资源统筹在一起,根据区域优势和生态条件建立了天长、明光、宿州和怀远4个农作物选育中心和10个品种测试点,并设立了白麦、玉米大豆和水稻、红麦两大课题组。同时依托4个核心育种基地,对农科所相关科研人员进行整合,建立了4个研究所,组建了最新的科研管理和研发团队。

完善科研生产服务体系

皖垦生物工程研究院根据公司战略发展目标,建立和完善了以“新品种选育、实验示范、展示、原种生产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科研生产服务体系,重点抓好新品种选育、品种测试、原原种生产以及配套技术支持等。为了从源头保证种子质量,皖垦种业正全力在宿州夹沟农场和天长大圹圩农场分别打造万亩小麦原种基地和万亩水稻(红麦)原种基地;而在寿西湖农场和方邱湖农场建立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将进一步提高种子标准化生产加工水平和品质。

加快新品种选育进程

科研工作关键在人。为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皖垦种业进一步完善了科研管理及课题组管理办法,设立了科研专项研发资金,制定了科研成果转化奖励办法和激励约束政策,科研氛围得到明显改善。为进一步提升品种选育效率,培育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作物新品种,公司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先后与中科院、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扬州大学、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等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牵头联合多家单位成立的国家水稻和小麦科企联合体,为品种审定开辟了渠道、加速了进程。

近年来,皖垦种业相继选育了皖垦津清、皖垦粳8号、皖垦麦5号、皖垦麦22和皖垦玉505等多个新品种,拥有生产经营权的小麦、水稻、玉米品种已达48个,结构日趋合理,后续品种尤为值得期待。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1935号